11月16日,经层层选拔和推介,2023年度“荆楚交警之星”名单揭晓,全省10名交通民辅警荣获表彰,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大队东山中队指导员蒋天福光荣上榜。蒋天福 · 个人简介蒋天福,男,汉族,1983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02年入伍,2019年转业至宜昌市公安局,2020年3月取得法律职业资格A证,现任宜昌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大队东山中队指导员,四级警长。蒋天福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军人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甘于奉献的革命本色,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过硬的本领、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本职、履职尽责、真情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换装不换心”的铮铮铁骨,践行了自己入警时的誓言。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1次,被宜昌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次,优秀公务员1次,2023年3月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全国两会、元旦春节安保维稳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情系群众服务人民2023年6月27日早高峰时段,一辆白色轿车行驶至东山隧道口,向正在此处执勤的蒋天福求助,他走进一看,发现后排座位上一名母亲正怀抱一名小孩,小孩头部血流不止。蒋天福立刻控制现场交通,指挥白色轿车优先通行,同时安排警务人员驾驶警用摩托车,一路护送至医院,为孩子的救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是蒋天福心系群众的一个缩影,“我们守在街道上,就要给人民群众安全感,让‘有困难找警察’成为群众的共识。”蒋天福说。开车途中突发疾病,最幸运的莫过于有人及时伸出援手。2022年9月11日晚,一年轻女子独自驾车行至宜昌市高新区,突发急性腰椎伤,无法继续驾驶,时值夜晚,正当女子无助之时,在此处执勤的蒋天福发现异常,立即上前了解情况。他安排一名辅警同志帮助女子开车,自己则驾驶警车在前面开道,迅速将女子送往医院。因送医及时,女子脱离了危险。“只要群众遇到危难,随时要伸出援手。”这是蒋天福参军入伍期间就保持的优良作风,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不变的是这份初心。秉公执法宽严有爱疏通了道路上的“堵”,群众得以高效通行,但有时,还需要疏通群众心理的“堵”,交通安全才彻底有保障。在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有些群众会不理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形,蒋天福有自己的处理方式。“一个微笑,一个标准的敬礼,这些沟通的表情等肢体动作也很重要。”蒋天福说,“在纠正违法行为时,我们作为人民警察,要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为群众着想。”7月31日夜间,蒋天福带队在某交通路口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一老年人骑电动自行车闯红灯迎面驶来。“大爷,您闯红灯了。”蒋天福将老人拦下,要对其进行处罚。“我又没违法,你们凭什么拦我?”老人情绪异常激动。“不按交通信号灯行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里面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蒋天福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电动自行车闯红灯引发交通事故的视频,“按照相关法律,不管是你撞了别人,还是别人撞了你,只要你闯红灯了,就要负事故全部责任。”蒋天福耐心的解释。通过法律解释和案例分享,老人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接受处罚。临行前,蒋天福再三叮嘱老人戴好安全头盔,小心驾驶。善于思考业精于勤针对所管辖的东山园区点多、线长、面广、人流量、车流量大、外来人口多、学校多、交通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蒋天福立足岗位不断探索、勤于钻研,取得了良好实效。宜昌市高新区南苑社区809巷,3辆汽车停在路旁,让本就不宽的巷子更加拥堵。蒋天福巡逻至此,喇叭声响,“此路段禁止停车,违停车辆请尽快驶离。”违停车辆纷纷驶离。809巷周边老旧小区居多,停车位紧张,不少市民将车停在巷子里。但巷子是高新区实验小学的重要通道,且两边商铺众多,人流量大,乱停乱放加剧了该路段的交通拥堵。“早晚高峰期,车辆乱停乱放,堵车是常有的事。”一家电器维修店的老板说。蒋天福找来专业队伍,对小巷的停车位进行规范,留出公共通道,引导电动车、三轮车集中停放,对周边商户和居民加大宣传。通过综合治理,市民停车行为逐步规范。“以前店门口都是车,早上开门还要打电话让别人挪车。现在偶尔碰到几辆乱停乱放的车辆,巡逻交警一到,马上就离开了!”一家店铺的老板说道。交通环境好了,路面干净了,出行方便了,行走在巷子里,蒋天福满满的成就感。忠诚担当履职尽责自参加交警工作以来,蒋天福始终在一线从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领全中队的民辅警圆满完成了80余起警保卫任务,无一差错、无一失误;仅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其带领中队的民辅警查处酒醉驾70余起,查处、纠正电动车交通违法行3万余起,进学校、社区、企业宣讲交通安全课15余次,在城区道路上施划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400余个,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停车难问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同志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调解民事纠纷及各类投诉200余次,当事人的满意度均100%。千琢璞为玉,百炼铁成钢。蒋天福用扎实的工作、务实的成效,为金色盾牌增光添彩,为人民公安交管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热血,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汗水指数换取了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幸福指数,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时代担当。(宜昌三峡广电全媒体记者 曾艳 通讯员 朱华刚)
2023-11-20 16:26:08
结束一天的工作,马永平走出办公室,天色已经暗淡。住院部楼上点点灯光透过玻璃,照亮了急救站的路,仿佛也照亮了背后的山。今年“五一”,是马永平在樟村坪镇卫生院工作的第22年。坚守三峡坝库区偏远乡镇,守护2.3万名父老乡亲,马永平希望他们“永平”——永远平安。初来乍到,小马医生的泪与笑“22年前,我22岁,来樟村坪报到。早上七点半从区里出发,午饭时才到。土路灰大,下车时司机拿根长扫帚,边拍灰边帮我找行李。”马永平笑着说,“只在广播里听过樟村坪,知道远,不知道这么远。”2001年,马永平毕业于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通过统一招考分配到樟村坪,成为全镇最年轻的医生。“只有住院部是砖楼,其余一排土房子,全院就一个座机,我们24小时轮流值班。”樟村坪镇4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山大人稀,没有救护车是大难题。第一个冬,大年初七,马永平值班。突然听到呼喊,几个村民抬着一位女子冲进卫生院,“救人!”女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已失去生命体征。面对家属希冀的眼神,马永平全力抢救,却并未改变悲剧。“我第一次面对患者死亡、同龄人死亡,她才二十出头,就这么没了。”走出抢救室,马永平浑身汗湿,双手颤抖。他攥着白大褂,红了眼眶,不因家属的误会,只因无能为力的痛苦。马永平一夜未眠:如果急救条件更好些,结果会不会不同?此后,马永平特别注意对先心病的发现和诊断,经他确诊的幼儿患者就有5名。“过去不要求定期入户,但我最年轻嘛,只要大家有需要,我能去的都会去。”首次出诊,马永平坐了一个多小时摩托车,“全程悬崖峭壁,闭着眼睛不敢往下看。”一次次入户,乡亲们逐渐喜欢上了医术好、态度好、有耐心的小马医生。走在路上,有村民热情问好,入户出诊,握着他的手连声道谢。一点一滴,温暖了这位“外来客”,也埋下了扎根樟村坪的温暖种子。全省第一,生命至上的诚与暖2012年,马永平代表宜昌参加全省急救技能竞赛,荣获全省第一。这次竞赛引入国际标准,在湖北尚属首次。“高光”背后,是他无数次在深山奔波的剪影。2004年,卫生院有了第一辆救护车。同年,有村民驾车侧翻。“伤势严重,来不及往外送,我抱着他固定骨折处,回院里做手术,万幸捡回一条命。”患者家庭困难,交不齐医药费,马永平垫着,不催。五年后,患者重新上班,专程来还清欠费。2016年的交通事故,司机被车压住,半个身子血肉模糊。“人卡的很紧,来帮忙的村民都不敢看,我请他们抬车,自己慢慢把他挪出来,发现血压已经测不到了。”马永平浑身沾满血污,反复对司机说:“别害怕,我们不会放弃你!”一边飞快地进行急救处理,随后护送下山。“中心医院几乎把他全身的血换了一遍,说是再晚半小时,人就没救了。”2018年的冬夜,卫生院接到电话,云霄垭有位孕妇要生了。“我和妇产科医生出诊,弯急坡陡,厚厚一层‘板子泞’,两幅防滑链都爬断了。”马永平带着医护下车步行,“积雪深到膝盖,满脑子都是走快点、再快点。”终于,新生儿的哭声在救护车里响起,把产妇送到城区医院,已是凌晨三点。前不久,一男青年醉酒后阻塞窒息,马永平飞奔到他家,用手抠出呕吐物,帮他咳出残渣,背他上救护车。完成抢救,马永平等青年清醒才回去休息。青年的母亲拉着马永平,含泪跪下。“迟到1分钟,可能就救不活了。”马永平心有余悸。站出来、冲上去,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职业的担当。密林莽莽,死神并不会因山路难行放慢脚步。从坐摩托车不敢睁眼,到满身血污依旧冷静救治,在翻山越岭的急救路上,马永平无数次摔倒、受伤,又一次次爬起,与时间、与死神赛跑,也与自己赛跑。“大医院科室分门别类,但在乡镇,不管男女老少,来了只有你,必须样样都会。”马永平坚持学习,顺利通过全省首批全科医生考试。“多学点,就能为乡亲多解决点健康问题!”国家授牌,山区急救的思与盼“老爷子胸口疼,浑身大汗!我们开车送过来,5分钟到!”2022年11月11日,87岁的老人急性心梗。卫生院急救站全速抢救,溶栓结束后,老人胸痛缓解,出汗减少,急救小组立即将他送往上级医院,途中复查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好转,赢得了宝贵时间。2022年11月,樟村坪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成功通过国家验收,今年3月获得授牌,目前已成功抢救10余人。“要求5分钟出救护车,我们能做到3分钟出车。”马永平刚来时,全院30人,多数医生上了年纪;如今全院近60人,年轻医护过半。从无到有,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国字号”认证,是对辛勤付出的肯定。山高路远,就医不便,老人和小孩是马永平的关注重点。他入户普及健康知识,用身边案例劝老人们饮食清淡、戒烟戒酒……老人充满信任又依依不舍的眼神,总让马永平想起自己高位截瘫的父亲,两鬓斑白的母亲。遇到来看病的孩子,马永平往往多问一句、多想一层。他接诊过一位又咳又喘的小朋友,“都以为是哮喘,我看了3次,还趁孩子睡着时上门看,越发怀疑是卡了异物。”后来果真确诊支气管异物,手术取出一小截已发霉的猪软骨。马永平还数次诊断出儿童白血病、肺吸虫病、川崎病等罕见病。曾有5岁孩子发烧,马永平检查后怀疑白血病,家长半信半疑带去武汉检查、确诊、治疗,没有延误病情,如今这孩子已上初三。家长曾专门带孩子来说:“你的命是马叔叔救回来的!”行医22年,谁家有病患,马永平记在心里。遇到困难群众,他会自费购买粮油物资送去,交不起医药费也会先行垫付,他的车带过轻伤病人,还为村民们运过土豆和腊肉下山销售,更别提代购药品等“分内事”了。有上级医院向马永平抛来橄榄枝,他拒绝了。不是本地人,父母也照顾不到,怎么做到坚持22年?也许,年轻时目睹死亡的无助,改善山区急救的决心,老人家步行送来的白菜,声声饱含感情的“马医生”,还有重获健康的孩子……都是马永平的答案。如今,马永平希望更多年轻人扎根基层,“许多泰斗级的前辈,都为基层医疗做出了贡献,最好的致敬,就是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通讯员 邱天星 占文帝)
2023-05-04 09:06:52
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关于发布“宜昌楷模”上榜人物的决定(2023年1月9日)经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各有关部门申报推荐,市“宜昌楷模”评委会评选,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讨论通过,决定授予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梅等10人“宜昌楷模”荣誉称号。具体名单如下:1. 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李春梅(女)2. 枝江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  周滔3. 当阳市太子桥小学援疆教师  周海云(女)4. 湖北花林新型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闫友平5. 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社区居民  陈香波6. 五峰裕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祥裕7. 西陵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退休职工  张捷(女)8. 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和村个体经营户  王留强9. 宜昌市红溪港港埠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丁万明10.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主任  林华附件:“宜昌楷模”上榜人物事迹简介  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  2023年1月9日附件“宜昌楷模”上榜人物事迹简介1、李春梅,女,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白水港村以水而兴、以渔而名,是原宜昌市最大的专业渔村,水环境是白水港村赖以发展的根本。身为村级河长,李春梅全身心投入到2公里的长江段面、1公里的九道河流域段面、2公里的内河管护中。她积极推进2家散货码头整治,关闭4家规模畜禽养殖,治理2公里长江岸线。2018年,长江中华鲟保护区禁捕公告正式发布后,她登门入户,耐心劝导渔民退捕上岸,仅用两个月时间,按政策完成全部360位渔民的签订协议和资金发放工作,30条“三无”船舶全部拆解。2020年,她又四处奔波,筹资建成了“白水渔村陈列室”,让渔民的乡愁有了寄托。李春梅以实际行动护一江清源、守一方百姓,先后获评2022年全国“最美河湖卫士” 、宜昌市“最美河湖卫士”。2、周滔,枝江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周滔在枝江市经营一家小药房,日常工作中他利用专业所长保障群众用药安全,为群众送药上门、免费测量血压血糖等义务服务,并经常参与无偿献血。2019年,热爱游泳的周滔牵头组建枝江市红十字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自筹资金配备专业水上救援设施。每年汛期,他都牵头制定巡查救援方案,带领救援队员采用动力皮划艇、徒步巡江等方式在江边轮班巡查。他们顶烈日、冒酷暑,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累计劝导16000余名群众远离溺水危险,成功救起了21条鲜活的生命,在枝江长江段3.5公里亲水岸线拉起“生命守护网”。在他的影响下,服务队涌现了一批见义勇为长江救人先进典型。周滔心存大爱、热心公益,先后获评全国无偿献血铜奖、枝江楷模等。3、周海云,女,当阳市太子桥小学援疆教师。周海云是一名有着29年教龄的优秀教师。2020年9月,她受湖北省委组织部委派,来到新疆博尔塔拉自治州温泉县城镇小学支教。支教的学校缺专职思政教师,她上;全县三年级语文调考排名最后的班级无人肯接,她接;学习纪律双困的毕业班无人敢带,她带……短短2个月时间,她所带班级的成绩跃升至年级第二。进疆两年多来,周海云积极发挥所长,开展社区家庭教育讲座,为新聘教师岗前培训等,竭尽所能传授教育工作经验。她积极发挥援疆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策划开展书信往来、共庆“六一”等温当学子联谊活动。她坚持“以湖北视角讲好边疆故事”,在《中国民族报》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50余篇,为全国读者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新疆温泉。周海云先后获评“湖北省优秀援疆干部” “宜昌市十佳师德标兵”“最美博州人”等称号。4、闫友平,湖北花林新型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2007年,闫友平来到远安创业。通过15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拥有两个企业集团,10多家子公司,有员工近3000人,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每年为国家贡献税收近亿元,在他的带领下花林建材集团也成为地方民营企业的标杆。在带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他始终心系群众、回报社会,先后资助340名寒门学子成长成才,倾注真情帮助150余户困难家庭走出困境,企业本地用工率达到70%。他用实际行动实现“发展企业、反哺农村”的承诺,先后投资640多万元资金或物资支援乡村振兴事业。作为市政协委员,10年来他先后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等提出意见建议60余条,为宜昌、远安绿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闫友平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5、陈香波,兴山县古夫镇北斗坪社区居民。面对智力残疾的妹妹,陈香波无怨无悔、不离不弃,27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在邻里间传为佳话。1996年底,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不久后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陈香波放弃了继续完成高中学业的机会,独自承担起照顾妹妹的重任。他一边就近打零工、种地,用微薄的收入维持和妹妹的生活,一边洗衣、做饭,把妹妹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日复一日、毫无怨言。妹妹不能讲话、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照顾妹妹,陈香波多年来都是就近就业,最远也只到过兴山县城。因为怕妹妹不习惯,本该是创业奋斗、成家立业的好年纪,42岁的他却还是孤身一人。为了妹妹他放弃了正常人的生活,陈香波却始终无怨无悔、不离不弃。陈香波用大爱诠释了“长兄如父”的含义,其事迹先后被荆楚网、湖北日报网等关注报道。6、张祥裕,五峰裕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3年,他怀着一定要把山里的中药材销售出去的信念,回到家乡湾潭镇开办中药材收购门市,一干就是十多年。累计销售中药材近千万元。2012年,他在村里办起了中药材饮片加工厂,带动中药材附加值成倍增加,仅乡亲们大量种植的川牛膝一项,价格就从15元/公斤上涨到24元/公斤。2015年,他又成立裕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有机肥料,帮助100多名贫困户发展中药材500多亩。2017年,张祥裕成立知杏堂药业发展有限公司,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两条生产线,吸纳20个贫困人口常年打工,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收购范围辐射到2个县1000多个贫困户。他还通过校企合作,取得相关发明专利18项,企业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平台。他先后荣获湖北省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宜昌市扶贫功臣等称号。7、张捷,女,西陵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退休职工。张捷36年忠诚党的教育事业,2010年不幸身患癌症后,她不仅勇敢面对病魔,还走上了无私助学路。她将多年节衣缩食省下的12万多元,全都用在孩子们身上。10余年来,她召集了100多位网络助学爱心人士,组建“宜昌民间助学”团队,组织助学活动159次,行程30万公里,资助学生1320人次,募集助学金120万元、学习用具及衣物价值70万元。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张捷在助学活动中坚持发挥所长、用心陪伴,邀请心理专家进村入校开展心理疏导,组织民间助学快乐成长夏令营,帮助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在张捷和团队的关爱下,一个个大山里的孩子飞出大山追逐梦想。张捷身患癌症仍坚持助学的感人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新网等关注报道,曾获评“宜昌市十佳师德标兵”。8、王留强,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和村个体经营户。王留强是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夫妻俩从2016年至今辗转宜昌各地弹棉花维持生计。他们待人真诚热情,做生意诚信踏实,深得周边群众好评。2021年11月30日,王留强在租住的院子外拾到一个黑色布包,打开包才发现里面塞满百元大钞。王留强与妻子商量后立即报警,原封不动将这50万元交到民警手中。后经民警多方寻找核实,将现金归还给了失主。对于家庭不富裕的夫妻俩,50万是他们十年都赚不来的巨款,他们却毅然上交、毫不动心。据悉,王留强是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虽然长期漂泊在外,但他时刻在思想和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王留强拾金不昧的事迹受到河南、湖北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获评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特别奖。9、丁万明,宜昌市红溪港港埠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丁万明曾任猇亭区桐岭新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退休后他被红溪港港埠有限公司返聘担任党支部书记,从事党务工作。2018年,年过六旬的丁万明积极响应“长江大保护”号召,成立了“长江哨兵志愿服务队”。丁万明动员红溪港港埠有限公司出资20多万元,改造长江清漂船,召集水手、轮机、驾驶人员组成专业长江清漂队,同时联合猇亭区先锋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沿江捡拾垃圾、长江清漂、保护中华鲟、劝导垂钓等志愿服务活动。4年多来,这支“长江哨兵”志愿服务队共开展环保公益活动400余次,带动3万余人次守护长江,年均清理垃圾2000多吨。他的事迹先后被中新网、经济日报、湖北日报、荆楚网等媒体宣传报道,获评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宜昌市“生态公民之星”等称号。10、林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主任。作为医生,他崇尚医德,精于医术,坚守儿科临床28载,是脑瘫患儿心中可爱的“林爷爷”;作为教师,他勤奋敬业,为人师表,是三峡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三峡大学师德标兵。为帮助脑瘫患儿,他从零开始学习儿童康复诊疗技术,打造了宜昌规模最大、治疗手段最齐全的儿童康复治疗中心,改变了脑瘫患儿在公立医院无处康复治疗的格局。他积极推动脑瘫、孤独症等疾病纳入我市城乡居民门诊特殊慢性病范围,让更多贫困患儿受益。他坚持用热血传递希望,先后无偿献血120次,捐献血小板8次。他热心公益,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爱志愿者行动”志愿者,多次赴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医疗服务和技术培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宜昌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2023-01-16 09:12:00
近日,在当阳市淯溪镇胜利村,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自家鱼塘捞鱼时,不慎陷入泥沼中。在自救无果后,老人的家属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2023-01-06 19:22:17
上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宁夏举办。作为2021年中国好人敬业奉献类别的代表,宜昌市葛洲坝实验小学教师曾朝平特邀参与活动。
2022-11-27 19:22:46
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日前联合发文,通报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结果,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级河长李春梅被评为“最美河湖卫士”。身为白水港村级河长,李春梅全身心投入到2公里的长江段面、1公里的九道河流域段面、2公里的内河管护中。她参与推进2家散货码头整治,关闭4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2公里长江岸线。2018年,长江中华鲟保护区禁捕公告发布后,她登门入户,耐心劝导渔民退捕上岸,仅用两个月时间,按政策完成全部360位渔民的签订协议和资金发放工作,30条“三无”船舶全部拆解。2020年,她四处奔波,筹资建成了“白水渔村陈列室”,让渔民的乡愁有了寄托。2022年6月,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开展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推荐提名、投票遴选等环节,并经公示无异议,活动从各地推荐提名的300多名人选中,寻找到百名最美河湖卫士。其中,“十大最美河湖卫士”“最美巾帼河湖卫士”“最美基层河湖卫士”“最美民间河湖卫士”各10名,“最美河湖卫士”60名。
2022-11-10 09:02:19
进入秋季,对于山高林密的山区乡镇来说,森林防火又到了关键时期。在夷陵区的大山里,有一位与山林相伴21年的护林员,他用脚步丈量山脉,一趟又一趟往返于寂寞的山路间,只为青山着绿色。
2022-10-29 19:06:07
近日,当阳市民庄雯雯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采干室、顺利完成了22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捐献,成为全省第544例、当阳市第4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2022-10-26 18:55:21
页次:1/2 每页:10 共计:1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2120180006|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09001
鄂ICP备10012555号-1|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鄂B2-20140009|鄂公网安备 42050202000081号
好听好看,我们不懈的追求;听好看好,我们信守的承诺!
地址:宜昌市西陵二路88号广电中心   E-mail:sxgdtv@163.com
联系电话:直播宜昌6612345   三峡广电网686215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17-6612345   举报邮箱:sxgdtv@163.com
Copyright @ 2007 3xgd.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